辅修第二个专业想说爱你且努力 高校辅修成潮流
2013-10-29 09:42 点击量:1892 来源:新华网
新学期开学后,高校大学生开始盘算参加各类辅修。在选择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初衷都不太一样:有些是跟风辅修,有些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还有人是为将来找工作增添“筹码”。无论何种原因,一入辅修深似海,从此假期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少辅修“过来人”表示,辅修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高校辅修第二专业成潮流
新学期开学以来,高校部分辅修专业的报名已开始。是否应该辅修第二专业?辅修获得的学位证书对将来找工作是否有用?此类问题再次引发大学生的讨论。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各大高校均开设有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考核,达到相关培养要求,可获得相应证书。
华师教务处一份数据显示,2010年,该校参加辅修并能拿到证明(含辅修证、双专业、双学位)的学生人数达到907人,2011年跌为363人,2012年增至522人。最热门的四门辅修科目为经济学、英语、法学和汉语言文学。
学生选择辅修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跟风;有人是想通过辅修获得多一个学位证书,增加找工作的“筹码”;有些是认为所学专业没有就业优势,才修多一个专业;也有学生表示辅修能约束自己,让周末过得更充实。“以前周末不是睡觉,就是玩通宵,导致新一周上课无精神。现在周末上课,作息时间正常。既能学到东西,又能省下出去玩的钱。”辅修工商管理的广工学生杨太审说。
“辅修党”:几乎天天都满课!
一旦选择辅修,周末和寒暑假等假期,对于“辅修党”来说都是“浮云”。当别的学生悠闲地享受各种假期,做兼职和参加社团,“辅修党”们却必须上课K书。在华农辅修金融学的梁飞说:“一旦辅修,兼职和社团都不要想了。谈恋爱都得找同是辅修的同学,要不怎么学习?”梁飞表示,辅修让自己牺牲了好多东西,“一年就只回一次家”。不过,他安慰自己:“辅修学到很多经济知识,至少看新闻能看得懂相关专业术语,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华师传播学专业大四学生刘枫绵已经坚持辅修完法学,回想起大学走过的辅修路,她感慨道:“很累很累!包括专业课,一周共有50节课,几乎每天都满课。”每到考试周,“辅修党”们都表示“压力山大”。刘枫绵说,辅修课最多的一个学期修5门课,考试周共考16门。据了解,辅修的费用按学分计算,每所学校的收费标准不一。刘枫绵算了一笔账,辅修法学总需修63个学分,每个学分80元,修完所有学分需要5000多元。“辅修是条不归路,不坚持下去,之前的付出都白费。”
为什么他们“打起了退堂鼓”?
不过,并不是所有选择辅修的学生都能坚持下来,有些学生因种种原因中途打起了退堂鼓。广工机电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大三学生陈建良在本校辅修计算机技术,但只修读一个学期就放弃了。“没去考试,要重修;本专业的课逐渐增多,想留点时间学其他东西。”华师大三学生小卢辅修日语,一开始班上有63人,最后只剩下30多人,被迫停班。“课程知识越来越难,有些学生学不透,最终放弃。”也有学生认为辅修课“水分”太多,学不到东西,慢慢失去兴趣,放弃修读。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选择辅修?过来人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辅修,同时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髦,不建议选择辅修。刘枫绵也认为,不能跟风去辅修第二专业,“只有辅修喜欢的课程,一路走过来才不会那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