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2013-10-21 11:11 点击量:1328 来源:西安晚报
2013年的毕业季,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与之相对应的,却出现了就业大学生频繁跳槽的现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却匆匆就业,匆匆换工。
校园记者了解到,不少大学毕业生刚工作一两个月就选择辞职,甚至有的高校毕业生三个月内换了三份工作,而理由也可谓是多种多样。究竟为什么刚刚就业的大学生会选择频繁跳槽呢?
就业难过“三年之痒”
北京96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大学生毕业后3年内跳槽率达到70%,对于此,有人认为这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对所在单位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大学生则表示,工作环境和预期相距甚远、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待遇低是迫使他们频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人人公司旗下招聘网站—人人校招发布的《2013初入职场员工满意度调研报告》显示,工作挑战性较小,内容过于单调成为初入职场员工对工作不满意的两大主要原因。另外有一成员工日均工作时长超过10个小时,超过8小时工作时长的比例达 43.47%。50.75%的初入职场员工认为团队协作精神欠佳是其对工作氛围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明确表示对目前薪酬满意的样本比例仅为24.68%。此次人人校招发布的职场满意度调研报告共收到有效问卷7万余份,其中高校学生占样本中的81%。
在众多的跳槽族中,学新闻的小鲁绝对称得上“典型”,半年多时间,她已累计跳槽三次。今年3月~5月,小鲁在某报社一个记者站做实习记者,负责网络新闻专题和名人访谈,有望一年后转正,月薪两千。因为这是小鲁在经历了近两个月艰辛求职后,谋得的第一份工作,她干得很起劲。策划、采访、撰稿、剪片子,勤勤恳恳。但不久她就没了心劲儿:“我的搭档工龄长,可水平并不高,三本毕业,拿着正式编制的工资。我这么辛苦,却还只是小小实习生,工资更是少得可怜!”
5月~7月,小鲁做起了她的第二份工作。从参加陕西省某地级市电视台的招聘开始,她过关斩将,初试、笔试、面试一路告捷,成功移师该城市。“干电视有机会出镜,做民生新闻,也和专业相关,我喜欢!”小鲁收到offer后,十分兴奋,迅速在当地租好房子,安顿下来。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为她高兴。但当校园记者再一次见到她时,她在西安!
“小城市地方小,新闻线索少,在那儿待着没前途,闲得很!”小鲁说,7月份,她就回到了西安,在高新区一家大型网络公司做网络编辑。每天管理网络论坛,需要发布关于西安各大楼盘的帖子,任务量大,整天对着电脑,眼睛有点儿吃不消……
10月的一天,校园记者得知,小鲁又辞职了。因为她的眼睛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目前,在家复习备考国家公务员。
“钱途”不是最重要的
《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发现,当下毕业生跳槽更为前途而非“钱途”。在对主动离职的原因分析中,“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居首位,占31%,其次是“薪资福利偏低”占25%,第三位为“想改变职业或行业”占13%。人人校招发布的今年就业调查也显示,初入职场的“90后”十分看重团队氛围,针对现有工作团队氛围,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失望。
201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郭腾翼,现就职于神华集团,并已成为了一名科长,年轻有为的他也有着跳槽的经历。大四实习那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香格里拉找到了工作,是一名仓库管理员,但出于对前途对未来的考虑,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工作,转而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这样对记者说道,“自己有这个能力,跳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西安土生土长的徐枫,今年刚从新疆塔里木大学毕业,为了回家方便将工作签到了西安。但是毕业至今,换了3份工作。今年2月份签约于一家通讯公司,4月份又改签了另一家家电公司,而他目前则选择了杭州的一家企业。在外人看来,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频频“跳槽”,甘愿缴纳违约金也要换工作实在有点不解。换了几份工作之后的徐枫有了自己的择业原则:不管公司好坏,必须对自身职业发展有帮助。现在的公司让他觉得根本学不到东西,所以选择离开。
两年前毕业于某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小鹏,这两年的跳槽经历让他觉得很累。他尝试过网络编辑、文案策划、微博运营等岗位,换过6家单位,有份工作只干了两天就辞职了。问到小鹏频繁跳槽的原因,他坚持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两年来,我换过很多岗位,有时候是觉得不适合自己。”不过有时候他的辞职理由有些“奇葩”,他曾经因为不喜欢公司上司而提出辞职。“我听说领导是处女座的,而且对领导第一印象也不太好,就辞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众多的跳槽原因中,积累工作经历也是其中之一。“刚毕业时,用人单位说没经验,有了经验要跳槽又被说成没诚信,难道都是我们的错么?”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09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杨阳同学说道,“现在稍大一些的公司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根本不招收应届毕业生。”对于一些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能先到一些要求较低的小企业积累经验,然后再去大企业应聘。
“我也想要一种稳定的生活,但是对于一个没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晚退不如早走。”今年刚毕业的孙晓刚对记者说道。从实习到毕业这一年时间,孙晓刚已经陆陆续续换了5份工作,现在正在找第6份工作。“如今大家都越来越重视长远发展,而非眼前利益。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年轻人跳槽原本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正常选择,无可厚非。前途远比‘钱途’重要得多。”
就业指导
还应再提前
很多人频繁换岗、跳槽是为了达到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而也有人是为了在实践中获得适合自己的成长平(微博)台。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毕业生跳槽并不是入职不慎重,而是无法适应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以及校园内外的环境差异,总觉得现在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对此,西安体育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很多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和活动放在大四,甚至临近毕业前,但这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做职业规划,应该越早开展越好。”
靠自己摸索职业经验,跳槽就成了必然结果。“当你发现,你一天可以啥都不干时间就过去了,你会突然觉得可怕。”毕业生小田很是无奈且无助,“我们需要一个领路人,需要导师。”刚进入社会,社会现实与梦想的矛盾和碰撞,激情与平淡的冲突,无一不考验着大学毕业生们的心理承受力。
“只有通过指导和提携,才能更有利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快速成长并成熟。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人包括一些看起来比较成功的人似乎并不愿意给年轻人提供帮助,这也就造成了更加亟须职场领路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很关注的毛老师如是说。
在谈及毕业生“跳槽”现象时,西安外事学院就业指导老师吴娜表示,面对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情况,毕业生的择业观逐渐趋于务实,先选择一家小企业积累经验,然后骑驴找马,所以,“跳槽”在所难免。另外,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最初几年不被重视是很常见的,但是“跳槽”太早或者太频繁则难以积累到经验,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两到三年之后再做出选择会更加合适。